公司新闻

光学码盘设计(光电码盘的作用)

返回

时间:2025-01-13浏览次数:26

光电码盘的介绍

葛兰码的码盘见图:最里圈,即第一道,将圆周二分之一;第二道再二分之一,将圆周四分之一;每增加一道,就增加一个二分频;码盘的分辨率为2^n分之一。如果码盘有十道,将圆周1024等分。当编码器旋转一周,全程对象为单位“1”,我们可认为分辨率是千分之一。

想要精准的控制电机,你一定会需要用到这样一个东西,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破译飞速旋转的电机。光电编码器应用了光电转换原理,可以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码盘(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光电码盘很不错,精度跟线数有关系(你自己看一下码盘,上面有很细的轮辐,轮辐数就是线数,常用的是100线,还有更多的,线数越多,精度越高,价格也越高)。

码盘的光学编码器

1、码盘是在不透明的基底上按二进制码制成明暗相间的码道,相当于接触编码器的导电区和不导电区。光线通过码盘由光电元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光学编码器的精度高于1/10^8,径向分度线的精度为 0.067弧秒。已制出的标准码盘有伪随机码、素数码、循环码、正弦余弦码、对数码和二进十进码等。

2、编码器类型主要有四种:光学编码器、电磁式编码器、电容式编码器和电感式编码器。首先,光学编码器是一种依靠光信号变化来反映被测设备运动状态的编码器。它主要由外壳、光源、码盘、光敏元件等部分组成。当编码器轴带动码盘旋转时,光线会透过码盘的窗口到达光敏元件,进而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3、这种编码器的输出方式为长线驱动(line driver),其中A+A-B+B-Z+Z-为输出的信号线,增量编码器给出两相方波,它们的相位差90°(电气上),通常称为A通道和B通道。其中一个通道给出与转速有关的信息,与此同时,通过两个 通道信号进行顺序对比,得到旋转方向的信息。

4、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传感器,用于将机械位移转换为脉冲或数字量,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源、光码盘和光敏元件。光电编码器通过光栅衍射原理工作,实现位移-数字的转换,经光电转换后,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光通量随透光线条变化,输出波形经过整形变成脉冲信号,每转一圈输出一个脉冲。

5、光电编码器的结构包括发光元件、光敏元件、以及码盘。发光元件通常使用价格低廉的红外LED,但在高性能、高分辨率的应用中,会使用价格昂贵的激光二极管。光敏元件一般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如硅(Si)、锗(Ge)、磷化铟镓(InGaP)等,用于检测光脉冲信号。光电编码器从结构上分为透射型和反射型。

码盘工作原理

1、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其内部的感测元件和转换机制。当编码器的旋转轴发生旋转时,感测元件会感知到这一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具体来说,编码器通常由码盘和光电转换器件组成。码盘是编码器的核心部件,由透明和不透明的扇形区域交替组成。

2、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将机械运动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这一过程通常通过内部的感测元件和转换机制实现。当编码器的旋转轴发生旋转时,感测元件会感知这一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具体来说,编码器一般由码盘和光电转换器件组成。

3、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可以被简化为一种将物理位移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其核心组件是一个带有轴的光电码盘,上面刻有交替的明暗刻线。当码盘旋转时,光电发射器和接受器读取这些刻度,产生四个相位相差90度的正弦波信号,即A、B、C和D。C和D信号被反转并叠加在A和B上,增强了信号的稳定性。

4、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编码器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通过光电转换变成脉冲或数字量。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传感器,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构成。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Copyright © 2020-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开·体育全站apply(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