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显示技术竞争(技术竞争力分析怎么写)

返回

时间:2024-07-05浏览次数:57

“宽频显示技术”落地,TCL华星突破手机屏幕瓶颈

在2021 SID显示大会上,TCL华星首次展出了“全LTPS 15Hz~144Hz宽频显示技术”。这项技术的意义在于,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能够实现屏幕动态刷新率的智能切换,从而带来使用体验和能耗的平衡。

在智能手机屏幕技术的前沿,TCL华星光电悄然展现出一款颠覆性的创新产品——一款支持1至144赫兹(Hz)刷新率的显示器,为下一代移动设备带来了显著的提升。相较于2022年顶尖智能手机的120Hz屏幕,这款新作无疑实现了质的飞跃。

TCL华星研发出全球最窄LCD下边框,突破4mm新纪录,标志着手机面板边框技术的又一重大进步。以往,虽然手机屏幕的左右和上边框已趋于极致,但下边框的减小仍然对提升屏占比至关重要。为此,TCL华星投入专项技术团队,历时两年,攻克技术难关,成功申请自主专利,创新布局IC设计、面板设计和制程工艺。

搭载在小米12旗舰机的这块屏幕,可以说是TCL华星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国产屏幕厂商与国产手机厂商通过强强联手,推动的一次高端手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突破,一方面打破了外国厂商在高端手机屏幕长达十多年的垄断,同时国产手机厂商也成功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与多样化,减少了对外国屏幕巨头的依赖。

TCL在显示领域持续突破,展示了全球首款142 IGZO玻璃基主动式MLED显示屏、48 8K In-cell Touch AM Mini-LED背光曲面车载屏以及7 AMOLED云卷屏,显示了其在大屏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一方面显示技术在不断突破自身,另一方面,芯片和系统对终端的赋能已经不亚于面板,5G和人工智能的落地正在创造新的大屏应用场景。屏厂不仅需要加强产业链配套能力,还需要来自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跨界支援。

一文读懂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之间的复杂关系

韩国厂商正计划退出液晶产能,其大尺寸出货规模已呈现收缩态势,跌出前五行列。目前,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尤其是京东方和TCL华星。为此,三星显示投资了TCL华星的5代线面板厂,而TCL华星也投资了三星显示的苏州5代线工厂。

韩国厂商计划退出液晶产能,大尺寸出货规模已经呈现收缩态势,跌出前五位。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为此,三星显示投资了TCL华星的5代线面板厂,TCL华星也投资了三星显示的苏州5 代线工厂。

众所周知,苹果当初之所以将京东方纳入iPhone 14面板供应商名单,除了想保证产能之外,抗衡三星、降低单一供应商带来的供应风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彭博社此前的报道,三星显示器公司和LG旗下的面板制造商LGD过去一年总共为苹果供应了1亿块OLED面板,主要应用在iPhone 12和去年秋季新发布的iPhone 13系列机型。

为什么京东方这么快就赶上了三星,未来会超越三星吗?

三星、LG之所以在OLED屏上更先进,一方面是因为韩系厂商起步早,二是韩系厂商已经在一些技术、产品、专利上形成了独占,比如三星的“钻石”排列专利,京东方就不能使用,只能使用“周冬雨”排列,这也一直被大家吐槽。

第1个角度是三星,在某些屏幕的特点方面可能是需要倚仗京东方的屏幕。第2个角度是三星,为了成本考虑,它可能自己在生产中成本相对较高,而通过京东方生产在成本控制上可能会得到帮助。第3个角度是三星,很可能是为了发展其他的生产线而放弃了对某款智能手机的屏幕的支持,所谓选择了京东方。

所以屏幕技术超越这是第一步,还要落实到商用和性价比上,屏幕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带动出货量。 京东方能否打败韩国企业?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

Copyright © 2020-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开·体育全站apply(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